一、微机系统存储器的分级结构
存储器是微机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存储设备,主要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大家都知道,尽管寄存器和存储器均用于存储信息,但是鉴于CPU内的寄存器数量少,存取速度快,它主要用于临时存放参加运算的操作数和中间结果;而存储器一般在CPU外,单独封装。
分级结构: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主存储器(MM)、辅助存储器(外存储器)。
存储特点:计算机实现大容量记忆功能的核心部件存储记忆信息(按位存放)
位(bit)存放--具有记忆功能:
性能:容量、存取速度、成本内/外部存储器
与CPU的接口:串/并行Serial/Parallel
二、半导体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1.容量=字数(存储单元数)×字长 ==位数(bit)
微机:8/16/32/64位字长兼容8位机==>字节BYTE为单位
62C256:(256K)32K*8B
27C010:1M(128K*8B)
27C210:1M(64K*16B)
2.最大存取时间访问一次存储器(对指定单元写入或读出)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为几ns到几百ns。
比如:27C512-15:150ns;PC100SDRAM-8:8ns, PC133SDRAM:7ns
3.功耗:每个存储元(bit)消耗功率的大小:µW/位、mW/位
4.可靠性:对电磁场及温度变化等的抗干扰能力,无故障时间。
其它性能指标还有集成度、价格等。
三、半导体存储器分类
存储器的种类很多,根据运行时存取(读写)过程的不同分类将存储器分为两大类:
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简称ROM)。
随机读写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
按制造工艺分为:
四、存储器的内部结构
存储器内部结构由地址译码器、存储单元、控制逻辑电路等部分组成。
地址译码器:接收n位地址,产生2n个选择信号
控制逻辑电路:接收片选、读写信号,控制传送
数据缓冲器:数据中转
存储体:主体,由存储单元按规律排列{字结构、位结构
存储器芯片工作状态由存储器控制信号电平状态决定
五、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1.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
1)基本存储电路主要由R—S触发器构成,其两个稳态分别表示存储内容为“0”或为“1”,电源供电存入的数据才可以保存和读出,掉电原存信息全部丢失所谓“易失性”(volatile)。
2)一个基本存储电路能存储一位二进制数,而一个八位的二进制数则需八个基本存储电路。一个容量为M×NB(如64K×8B)的存储器则包含M×N个基本存储电路。这些大量的基本存储电路有规则地排列在一起便构成了存储体。
区分不同的存储单元每个单元规定一个地址号。
静态RAM(SRAM)基本的存储电路
典型的SRAM芯片有1K×4位的2114、2K×8位的6116、8K×8位的6264、16K×8位的62128、32K×8位的62256、64K×8位的62512以及更大容量的128K×8位的HM628128和512K×8位的HM628512等。
RAM存储器芯片举例:
HM6264: 8K*8bit, 100ns,50/100uA, 55mA, 2V(min)维持电压
地址译码器:对外部地址信号译码,用以选择要访问的单元。
寻址范围; I/O接口:0-7,8位, I/O电路:WE(WR)、OE(RD)、 CE或 CS。
关键:三态输出/写入锁存
2.动态存储器DRAM
原理:利用电容器来存放信息0/1。为保持电容器中信息(电荷),所以需要周期性地不断充电,这一过程称为刷新。刷新周期通常为2ms-8ms。集成度高(代价:特殊动态(不断)刷新电路)。
行=列=1时,选中(读/写)。存储刷新:逐行进行(1选中:内部进行:刷新放大器重写C)。
64kb动态RAM存储器:
芯片2164A的容量为64K×1位,即片内共有64K(65536)个地址单元,每个地址单元存放一位数据。需要16条地址线,地址线分为两部分:行地址与列地址。
芯片的地址引线只要8条,内部设有地址锁存器,利用多路开关,由行地址选通信号变低(Row Address Strobe),把先出现的8位地址,送至行地址锁存器;由随后出现的列地址选通信号(Column Address Strobe)把后出现的8位地址送至列地址锁存器。这8条地址线也用于刷新。
64K存储体由4个128×128的存储矩阵构成。每个128×128的存储矩阵,有7条行地址和7条列地址线进行选择。7条行地址经过译码产生128条选择线,分别选择128行;7条列地址线经过译码也产生128条选择线,分别选择128列。
动态存储电路应用:
基于预测技术的DRAM
FPM-DRAM:快速页模式DRAM
EDO DRAM(Extended Data Output):扩展数据输出。
SDRAM:同步DRAM
DRDRAM:基于协议的DRAM
3.高集成DRAM(IRAM)
----多片DRAM/SDRAM集成
内存条
SIMM:单列直插式内存模块(single in-line memory module,缩写SIMM),一种在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后期在计算机中使用的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内存模块。它与现今最常见的双列直插式内存模块(DIMM)不同之处在于,SIMM模块两侧的触点是冗余的。SIMM根据JEDEC JESD-21C标准进行了标准化。大多数早期PC主板(基于8088的PC、XT、和早期AT)采用面向DRAM的插座式双列直插封装(DIP)芯片。随着计算机内存容量的增长,内存模块被用于节约主板空间和简化内存扩展。相比插入八、九个DIP芯片,只需插入一个内存模块就能增加计算机的内存。
DIMM:Dual-Inline-Memory-Modules,双列直插式存储模块,是奔腾CPU推出后出现的新型内存条,它提供了64位的数据通道。因此它在奔腾主板上可以单条使用。它有168条引脚,故称为168线内存条。比SIMM插槽长一些,并且支持新型的168线EDO-DRAM存储器。适用DIMM的内存芯片的工作电压一般为3.3V(使用EDORAM内存芯片的168线内存条除外),适用于SIMM的内存芯片的工作电压一般为5V(使用EDORAM或FBRAM内存芯片),二者不能混合使用。
六、只读存储器(ROM)
非易失性
1.掩膜ROM(Read Only Memory)掩膜式ROM一般由生产厂家根据用户的要求定制的。
2. PROM(Programmable ROM)
熔断或保留熔丝。出厂时,所有存储单元的熔丝都是完好的。编程时,通过字线选中某个晶体管。若准备写入1,则向位线送高电平,此时管子截止,熔丝将被保留;若准备写入0,则向位线送低电平,此时管子导通,控制电流使熔丝烧断。换句话说,所有存储单元出厂时均存放信息1,一旦写入0使熔丝烧断,就不可能再恢复。
3. EPROM Erasable Programmable
UVEPROM(简称EPROM, ROM)。特点:芯片的上方有一个石英玻璃的窗口,通过紫外线照射对芯片进行擦除,可以进行反复编写。
EPROM原理
在N型的基片上设置了两个高浓度的P型区,它们通过欧姆接触,分别引出源极(S)和漏极(D),在S和D之间有一个由多晶硅构成的栅极,但它是浮空的,被绝缘物SiO2所包围。
出厂时,硅栅上没有电荷,则管子内没有导电沟道,D和S之间是不导电的。当把EPROM管子用于存储矩阵时,它输出为全1(或0)。要写入时,则在D和S之间加上25V的高压,另外加上编程脉冲(其宽度约为50ms),所选中的单元在这个电源作用下,D和S之间被瞬时击穿,就会有电子通过绝缘层注入到硅栅,当高压电源去除后,因为硅栅被绝缘层包围,故注入的电子无处泄漏走,硅栅就为负,于是就形成了导电沟道,从而使EPROM单元导通,输出为“0“(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