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药物:作用于机体,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
2. 药物作用: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3.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
4.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理学即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即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又称药效学。
5.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理学也研究药物在机体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又称药动学。
6. 药酶诱导剂:凡能诱导药酶活性增加或加速药酶合成的药物称为药酶诱导剂。
7. 药酶抑制剂:一种能抑制某种酶活性的化学物质。它通过控制某种酶的活性,来调节或阻抑某些代谢过程,还可抑制耐药性细菌的钝化酶,故可用于某些耐药性细菌感染的治疗。
8. 不良反应: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9. 副反应: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
10. 毒性反应:毒性反应是指在计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毒性反应一般是可以预知的,应该避免发生。
11. 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经降至阈浓度一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例如服用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晨出现的乏力、困倦等现象。
12. 停药反应:是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又称回跃反应。例如长期服用可乐定降血压,停药次日血压将明显回升。
13. 特异质反应:少数特异体质病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也肯能与常人不同,但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比例,药理性拮抗药救治可能有效。
14. 变态反应:是一类免疫反应。非肽类药物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成为抗原后,经过接触10天左右的敏感化过程而发生的反应,也成过敏反应。常见于过敏体质病人。
15. 剂量-效应关系: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
16. 量效曲线:用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则得。
17. 量反应:效应的强弱呈连续增减的变化,可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者称为量反应,例如血压的升高,平滑肌的舒缩等,其研究对象为单一的生物单位。
18. 质反应:如果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则称为质反应。质反应以阳性或阴性、全或无的方式表现,如死亡与生存、惊厥与不惊厥等,其研究对象为一个群体。
19. 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效浓度):刚能效引起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亦称阈剂量或阈浓度。
20. 最大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其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即效能。
21. 药物效价强度:指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22. 半数有效量: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
23. 半数致死量: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死亡效应时的药物剂量。
24. 治疗指数:通常将药物的LD50/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25. 受体:受体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出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