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
(一)命题结构变换
1、四类命题间的互化:设原命题为“若p,则q”的形式,则
(1)否命题:“若﹁p,则﹁q”
(2)逆命题:“若q,则p”
(3)逆否命题:“若﹁q,则﹁p”
2、p∨q,p∧q
(1)用“或”字连接的两个命题(或条件),表示两个命题(或条件)中至少有一个成立即可,记为p∨q
(2)用“且”字连接的两个命题(或条件),表示两个命题(或条件)要同时成立,记为p∧q
3、命题的否定﹁q:命题的否定并不是简单地在某个地方加一个“不”字,对于不同形式的命题也有不同的方法
(1)一些常用词的“否定”:是→不是; 全是→不全是; 至少一个→都没有;
至多n个→至少n+1个; 小于→大于等于;
(2)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否定:逻辑联接词对应改变,同时p,q均变为﹁p,﹁q:
p或q→﹁p且﹁q
p且q→﹁p或﹁q
(3)全称命题与存在性命题的否定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A.全称量词:“所有”、“任意”、“每一个”等表示全体的量词在逻辑中称为全称量词,用符号“∀”表示.
B.存在量词:“有一个”、“有些”、“存在一个”等表示部分的量词在逻辑中称为存在量词,用符号“∃”表示.
全称命题、特称命题及含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命题名称 | 语言表示 | 符号表示 | 命题的否定 |
全称命题 | 对M中任意一个x,有p(x)成立 | ∀x∈M,p(x) | ∃x0∈M,﹁p(x0) |
特称命题 | 存在M中的一个x0,使p(x0)成立 | ∃x0∈M,p(x0) | ∀x∈M,﹁p(x) |
规律为:两变一不变
① 两变:量词对应发生变化(∀ 变 ∃),条件要进行否定﹁p(x);
② 一不变:x所属的原集合M不变化;
(二)命题真假的判断:判断命题真假需要借助所学过的数学知识,但在一组有关系的命题中,真假性也存在一定的关联。
1、四类命题: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真假性相同,同理,逆命题与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所以真假性也相同。而原命题与逆命题,原命题与否命题真假没有关联
2、p∨q,p∧q,如下列真值表所示:
p | q | p或q |
真 | 真 | 真 |
真 | 假 | 真 |
假 | 真 | 真 |
假 | 假 | 假 |
简而言之“一真则真”
p | q | p且q |
真 | 真 | 真 |
真 | 假 | 假 |
假 | 真 | 假 |
假 | 假 | 假 |
简而言之“一假则假”
3、:﹁p与命题p真假相反。
4、全称命题:
真:要证明每一个M中的元素均可使命题成立;
假: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5、存在性命题:
真:只需在M举出一个使命题成立的元素即可
假:要证明M中所有的元素均不能使命题成立